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工作方案(2020-2022年)

2020-09-11 17:29:36    【字体大小:
一、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基础

(一)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地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大部分企业处于工业2.0或工业3.0阶段。部分企业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阶段。因此,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诸如德国西门子、美国GE公司等大型跨国巨头。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意在通过第一个十年即2025年跨入制造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即2035,跨入制造强国中列。第三个十年即2045年,跨入制造强国前列。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积极求变,用不断变化的三十年求得生存与发展。同样地,无论企业还是学校,都将有新的定位与发展思路。因此,在这股浪潮下求得生存并取得发展,是企业与学校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二)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多次提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是时代赋予企业的要求,积极参加校企合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

(三)校企合作是目前国内高效培养人才的模式之一,也是企业招聘人力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建立在学校和企业能够对接的前提下,用企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有利于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发展。在目前校企合作越发普遍的背景下,企业要把握好角色定位,把企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四)中国已经是数字化社会,新基建在加速推动5G的发展,又将加快中国的数字化。五征集团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部署,高起点规划,推动企业的整体运营全部在线化,实现用户、商品、交易、营销、团队的数字化转型。目前,集团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通过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将为集团顺利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五征集团已具有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各项基础条件。集团现有员工10000余人,总资产130亿元,五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建成了知名专家、博士领军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过千人研发团队,有“泰山学者”专家5名,博士7名,研究生180名,本科生1600多名;建立了科学的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流程,自主研发能力全面升级。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试验检测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近三年先后承担了4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取得了55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五征实施全面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集成,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五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了产业和产品升级。农用车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载货汽车挺进行业10强;环卫装备主销品种产销量列全国首位;农业装备为中国农机行业的中流砥柱,多款产品属国内首创并可替代进口产品;现代农业立足国内发展并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农科院合作,开拓全球农牧业市场,进而拉动机械装备同步发展。

五征瞄准国际先进,利用全球优势研发和采购资源,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优势产品,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全力拓展国际业务,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将五征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运行质量良好、品牌清晰、人才汇聚、管理先进的国际化产业集团。

五征集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先后与10多家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4月,五征集团建立了汽车及农机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占地15000亩,设有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共9个教室,其中理论学习教室3间,分别能容纳30-50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现场教学区2间,分别设有标准作业区、物流看板区、安全区、自动化区,配备了钻床、焊接机械手臂、安灯系统、冲压机等模拟生产现场的教学设备,配备了发动机、车辆等用于模拟汽车维修与服务的现场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现有专职教职工8人,优秀内训师306人。培训形式全日制集中授课,针对车间一线员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开设了精益机械班、技术能手提升班、精益研修班、精益营销班等。注重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培养企业需要人才,分别与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除国家教材外,实训基地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普通车工、数控车床、装配钳工、焊接、涂装等30多种应知应会专业教材,全面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二、建设目标

(一)五征集团将积极拓宽校企合作途径,在未来三年内,至少建立与三所高校的对接,提高学校与企业配合度,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交融,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率和效率,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多产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五征集团将协助高校分解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确定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培训课程和教学体系,使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同类企业的需求,培养的人才质量更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达到企业引导高校有更加正确和明晰方向的目的。

(三)五征集团将为校企合作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使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中进行学习和锻炼,使其快速成长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快速进入岗位角色,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担当重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一个好的开端。

(四)五征集团将通过校企合作多种合作方式,担当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激励在职员工,使得员工更加信任和依赖企业,并效仿企业回报社会,使得企业的形象更加美好,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曝光度,使得更多的公众了解企业,认可企业,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  

(五)五征集团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集团人才梯队建设,优选高校人才和精英,作为集团的人才储备,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技术、人力多方面的支持。

 (六)五征集团将开发本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实训标准、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技能认证标准等内涵体系建设的目标。在2020年内完成与日照市科技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组织并完成新入职大学生岗前培训;利用征程线上学习平台搭建并完善课程体系,包括建立体系(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课程开发(内、外部)等。五征集团于2020年6月成功获得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资质,并计划于2020年12月31日组织完成2020年度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力、场地、培训资源,完善本企业以及本区域的技能人才梯队,提高在本行业领域的技能人才实训标准。

三、主要任务和举措

结合五征集团的建设目标和企业实际,总结出以下推进改革的具体任务:

(一)完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在2023年前建立适应本企业产教融合改革要求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企业将促进产教融合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制定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规划。设立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工作小组并配备专门人员力量等。

(二)开展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本企业将于2020年12月10日前组织完成2020年度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建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良性机制,可面向全社会开展规范化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

(三)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水平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企业与职业院校或高等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校企合作模式。

1. 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模式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方式。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

2. 教学见习

教学见习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企业观摩和学习生产过程、操作流程等;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技能,增强协作意识、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在校专业学习2年半,后半年顶岗实习,即学生前两年半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企业进行为期4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并建立标准化的流程(教学-实习-就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企业所需的合格职业人。

4. 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企业与学校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现五征集团已经建立公共实训基地;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如电工、电焊等培训基地。

5. 创新大赛

    高校学生是个有活力、有创造性的群体,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高校组织创新大赛。即公司提供竞赛题目,亦可由学校及实习学生依据企业需要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创新大赛选题,校方组织竞赛,公司派技术专家配合校方老师对参赛学生进行竞赛指导,双师指导的模式可拓展学生思路,提高学校与企业配合度,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交融,提升在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多产出,为高校、企业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6. 学术交流

借用合作高校的国内外影响力,有选择地参与合作高校组织及举办的专家培训、进修学习及技术研讨活动等,以提升我公司产品知名度、寻求新的客户或新的发展机会、拓展技术开发思路。

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共创。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本企业与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等院校开展了技术研讨会,并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合作攻关、共同完成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共享研究成果,互利共赢,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在未来三年里,继续加深与各院校技术研发合作项目,不定期组织行业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分享相关研发方向的最新进展和趋势,探讨技术战略方向的可行性及风险,构建企业的核心科技竞争力。

(四)健全资源保障共投共担。完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平台载体项目建设,设立风险和收益共担的多样化合作方式,以及推进产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五征集团已经投资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开展规范化的职工培训以及大学生实习培训等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根据所需人才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明确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出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学校需要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

(二)运行机制保障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对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学校,建立定期的联系,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顶岗实习情况、招聘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

(三)资金投入保障

2019年度,五征集团在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约300万元。为保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经费投入,公司会从教育经费中提取20%用于产教融合企业建设,在实训基地、讲师队伍、培训教室等方面给予重点投资。

(四)激励考核保障

企业规定每年可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者中评选优秀工作者,享受公司购房等优惠政策。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训学习获得国家技能等级证书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可根据企业技能人才激励标准获得相应的技能补贴。

通过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完善企业激励考核制度,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

 

 

 

                                                                                                         2020年9月2日